宠我网

1471人看过 →

骑兵谈 凶残华丽的击杀~~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22:3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兵最早大概是出现在公元前400-500年间,也就是中国的战国初期和欧洲的希波战争期间,(西方可能早些,据记载公元前8世纪中东的亚述帝国就已有骑兵,但有多大规模不详)但这时的骑兵实战姓并不强,多是担负一些侦察,偷袭或是断敌粮道的作用,编制也不大。
  
  欧洲最出名的一次使用骑兵的战例出现在马其顿人亚历山大与波斯人大流士三世之间的战争中,亚历山大率骑兵猛冲大流士的中军,大流士惊惧而走,十万波斯战士或死或降,一战而使波斯帝国覆灭。而中中国最出名的一战是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号称屠夫,名将中的名将)遣精骑五千断赵军粮道,赵括(就是纸上谈兵那位)突围被杀,赵全军覆没,秦一战杀赵军五十万。为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最早使用骑兵的可能是北方的中山国(中山狼的故乡,有没有比这更早我不清楚,但这时肯定已开始使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了),中山国是一个小国,(相对于它的近邻赵,韩而言)在以战车为主战兵器的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千乘之国而已)他不可能有多大的财力,人力去发展战车。(既使发展了也不是赵,韩的对手)其君主又有北狄血统,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发展骑兵。这样,中国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出现了。(虽然人数仅数千人而已)<吴子后法>中亦有武候与吴起关于战马的征用,骑兵的战法的对话,可见此时中原各大国也普遍有了骑兵部队(战国中前期但规模有限,吴起也只是将之作为偏师使用)
  
  早期的骑兵没有马镫,只有马鞍。(双脚悬空坐在颠簸的马背上是什么感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放双手,必须要有一只手按在鞍桥上。(当然少数能骑无鞍马的人例外)。而当时的治炼技术又有限,不足以造出足够长的长刀(总不能让骑兵抓着70-80公分的短剑去冲突动不动就长达六,七米的长戟阵吧?除非是疯了),所以这时期的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突袭敌人后方,也就是起一个骑马步兵的作用。波斯人与亚历山大作战时,骑兵的战术就是:一拥上前,在步兵前二百步(可能更短)停住,一通弩箭伺候,然后后撤,再一次庵终绞酢#ㄓ械憷嗨朴谝院蟮男倥说恼绞酰┑在马其顿方阵步兵面前效果并?太好,(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弩的力道不够,射程及杀伤力有限,其次是马其顿方阵步兵的防护力强,阵型周围有大盾)同时期的中国也是,秦兵马佣便有很多骑马的弩兵造型(无镫,有鞍,持弩,估计这时秦国的骑兵还没有掌握马镫的技术)。

  
  中国战国后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此时可能已有了马镫,但我找不到资料能证明,反过来,要没有,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以后的赵国会举国“胡服骑射”,没有马镫,骑射只能是笑谈,但又无法解释在这以后的秦,兵马佣里的骑兵竟然没有马镫,疑惑中),赵,燕,魏,秦各国都受到威胁,庞大而笨重的战车在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面前无用武之地,各国这时才感受到骑兵真正的威力,于是痛定思痛,在赵国为首之下,纷纷大力发展骑兵,一时间大有超越车兵之势。但车兵作为主战兵种一直使用到楚汉争霸,也就是说,一直到这时,骑兵的作用仍没能完全发挥出来。(对步兵强大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慑力,而只是担任两侧的掩护)在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了秦帝国(呵呵,连历史的进程也要用战车的部件来表示,战车的对中国的影响可见一斑),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统六国。在他登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心里挂着一件事,匈奴之患。此时的匈奴又怎样呢?东击东胡,西灭大月,收西域三十六国,可以说是威风不可一世。蒙恬便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北征,
  收复河套。(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一个产马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匈奴退走(不是败走)的情况呢?原因有二。一,此时的秦帝国一统六国,战士的士气高涨,装备精良(相对于匈奴,除了战马,骑射,什么都比他好)组织严密,各兵种配合可说是中国数千年最佳的时期。(一个历经数百年征战,并吞六国的国家军事方面怎么会差呢?)且加上六国的人力,财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击走匈奴。二,当时的匈奴刚刚扩张完毕,对扩张的领土还没能完全消化,各被征服民族他还不能完全控制,须留大量的人马散于各地,在与秦的边境不可能有多少主力部队,对秦的领土也没多大兴趣,再加上此时的始皇帝威名之甚,他也不得不顾忌几分。两者一综合,便形成了这种局面。
  
  秦在北击之后,立即修建了为我等后世子孙景仰的万里长城(或是连接),从今天看,长城好像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酸 儒还借此大发牢骚,他们又懂得什么?一到紧要关头,便只会“曲 线 救 国”)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就是一条生命线,不要以为始 皇 帝是一时心血来潮,他对战争的嗅觉是无比敏锐的,他难道没看出骑兵对车兵,步兵的巨大优势吗?他空自担负了数千年的骂 名为他的后人们筑起了一条生命的保护墙。他在积攒实力,大力发展骑兵,(这从秦未农民起义时秦军出现大量的骑兵可以看出)但他不成器的儿子断送了他的帝国,也使中国对匈奴的决战日期向后推迟了近百年。 同时期的西方又在做什么呢?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那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瞬时土崩瓦解,陷于内乱之中,先是安息帝国击败了塞琉古王朝,(随后其东方又崛起了一个贵霜帝国)后又被罗马,迦太基分别占据了欧,非洲部分,至此,除中国外,此时的西方(贵霜,安息其实是东方民族,但对中国而言,他也是西方)是三国并立(贵霜除与安息,西汉有过冲突外,基本上处于自保)在迦太基与罗马,安息与罗马的战争中,骑兵一样也不能发挥决定姓的作用,只是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将数千努比亚骑兵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也限于偷袭,断粮之类,由于没有出现像中国北方的匈奴这样强大的游牧文明,所以总体而言,这时的西方相对中国而言,对骑兵的运用处于落后的地位,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到骑兵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以后我将以中国和中国北方民族为主线。(中间会出现贴木尔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到时会将视线转回去)
  中国,又是一场全 国 范 围内的大战,项羽凭八千江东铁骑纵横中原,最终败于淮阴候之手,命殒乌江。汉,西汉帝国正式成立了。成立之初,汉 高 祖不知为何?一进心血来潮,竟想效始 皇 帝般,北征匈奴,收复失地,(楚汉争霸时匈奴乘势南下,占据了广大地区)但他此时手下既无韩 信,又无蒙恬,自已又不会打仗,(子房,陈平等人运筹惟幄还行,真要让他挥军征战,那也白搭)才有了“白登之围”(今大同境内),无奈之下,采用陈平之计,用极不光彩的手段才捡了条命回长安,(李太白“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的出处)但刘邦也算识 时 务,经此一战之后,隐忍不发,只是像始 皇 帝一样积攒实力,同时又遣公主 和 亲,使得汉帝国得以在七十年后扬眉吐气。(情况和宋初有点相似,但宋的几个皇 帝天生不是成大事的主,(太祖,太宗除外)和汉的几个皇帝没得比)但负此奇耻大辱,终郁郁击终,其后汉帝国又是一番动 乱,幸未伤及根本。(吕后之乱,八王之乱)又经“文景之治”,终于组建了一支数十万的铁骑部队(铁甲,铁制兵刃)有了与匈奴人一较高下的实力。匈奴人也凭借其强大的骑射将其势力扩 张到极限。(骑射的作用可不同于帝国中的,想想,匈奴人的骑射可一箭致命,而不是游戏中的十几二十箭,你还会小看他吗?)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匈奴在汉帝国数十年俯首称臣的迷惑之下,有点得意忘形。不把汉帝国放在眼里,汉武帝看准时机,决定对匈奴开战,至此,历时近二百年的汉匈之战开打。
  “汉武雄图载册篇,长城万里遍烽烟”,这是汉匈未全面开战时的真实写照。雄才大略的武皇帝自不甘心,大战一触既发。让我们后人记住这个名字,刘彻,这位统治中国54载,对中华民族与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堪与“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提并论的武皇帝,是他奠定了中国在亚洲,世界的地位。数千年后,我们还在用着他给我们带来巨大荣耀的称谓:“汉人”。(虽然我们已玷污了这个称谓,但无耻的后人们仍在用)
  提到汉匈大战,又必须提到两个人:卫青,霍去病。前者官至大将军。(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后者位至骠骑将军(骑兵统帅,与车骑将军对应。)人称霍骠骑或冠军候(知道冠军一名的来历了吧?)此二人可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擅使骑兵之典范。(虽说李广,李息,李广利,路博德等人也不差,但功绩比之此二位还是不够,早一点的周亚夫倒是比之这二人不差,就是开打时他已经老了,不然就轮不到卫青了,呵呵)数次大战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再无力与汉帝国争斗。(不得已之下远遁漠北,使得漠南无王庭)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汉帝国的骑兵是怎样击败匈奴骑兵的呢?要知道主战场可不在汉帝国境内,而在大漠,匈奴人甚至还占有天时,地利。(我想谁也不会认为中原人到了大漠会一样生活得很好吧?否则又何以解释这句话:水土不服。况且汉军也有数次因地形原因没能形成合围,李广也是因此而死)何况还有号称“控弦三十万”的百战骑射呢?
  按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打法,就是退,退中打机会。(这些民族除非不得已,是不会和你硬扛的。战法有点类似于卫国战争时的苏联,以土地换时间,机会)看看霍骠骑给我们的答案:“冠军侯嫖姚校尉霍去病受任骠骑大将军,率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右部,历五王国,越焉支山千里,歼敌八九千,斩折兰王、卢侯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再看“霍骠骑发动夏季攻势,在与公孙敖失去联络之情况下,孤军挺进越过居延海,穿过小月氏王国,抵祁连山,歼灭匈奴 40000骑,匈奴河西精锐瓦解。”(这两句是转的)一句话,就是以骑对骑,以快对快,打得你没法躲,或是来不及躲。(可惜只活了24岁,在其有生之年未得见匈奴灭,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与之寿,奈何?)
  还有卫青的战法,统数十万众,长驱数千里,直扑王庭。按兵法来讲,这叫:攻其所必救。(不知匈奴人有没有提出过类似莫斯科保卫战的口号,呵呵)想躲都不行,总不能老巢都不要了吧?这面子可丢大了。(谁知道老巢里有没有美女,宝玩,辎重,粮草)不得已之下,只好决战。
  志载,卫青曾与匈奴大汗战于王庭。那么汉军又是怎么打的呢?匈奴人总不会放弃他的传统优势项目骑射与你拔刀对砍吧?(不得已时才会这样干)汉军的战马对匈奴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管是速度还是耐力都强不到那去。(何况一个个还身着铁制铠甲,不似匈奴人般只着皮甲)怎么打呢?卫青的做法是:一,以武刚车载粮及步弓,战则为障。(就是没有战斗时当运粮,运兵车用,战时当屏障使)武刚车又是什么东东呢?长二丈,阔一丈四,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就是一个好的战斗掩体,既可防敌骑兵冲突,又可对箭有一定防护能力,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这样可使匈奴人的骑射优势被汉军的步弓手抵消。(并且是车载步兵,嘿嘿,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机械化步兵?)
  防御问题解决了,进攻呢?总不能让这些步兵追击匈奴骑兵吧?卫青的做法之二,出精骑直扑敌主营,后以大军掩杀。什么是精骑呢?选边地良家子弟万人,(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住在边境的汉人)善骑射,精骑术,长格杀,以为陷阵营,每战必先出动其咬住敌军主将,(不论哪方面比之匈奴骑射都不吃太大亏,有点类似于我的虎卫鹰扬中的鹰扬营)道理还是哪个,攻其所必救。不得已,匈奴人只好与汉军硬扛,扛不过也要扛,呵呵,这就是战术。总不能仗没打完,司令官就让人给毙了吧?要这样,这仗还怎么打?
  匈奴骑兵还是延续了他们传统的战法,成扇形一字排开,以发挥骑射的威力。虽然汉军铁骑骁勇,但在强大的匈奴骑兵面前也没占到多大便宜。汉对匈奴战士的战损比高达1.5~2:1,(初期,且以战斗人员为计数,平民损失不算,后期反过来),但是毕竟挡不住汉帝国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渐渐处境不妙。
  一战战下来,匈奴人越打越少,汉军越打越强,以至后来匈奴可汗亲率八万铁骑咬住李陵的五千步弓,仍被汉军射杀万余人,可见后期的匈奴兵战斗力在急剧下降。(要是早期的话,可能仅死伤千余人就可以做到,八万骑,就是十六万人和马,对五千步兵打成这样,还有什么好说的?也证明了汉军在后期的强悍。也难怪匈奴后期对汉军一直采取避战,汉武帝铁骑十八万出大漠时匈奴竟不敢战,冒顿单于泉下有知,必定会再气死一回)
  到这个时候,匈奴人的精锐已消耗殆尽,各被征服民族也纷纷脱离其统治,(乌桓,鲜卑,丁灵)很快地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向汉宣帝称臣,(也就是王昭君的老公)虽还没有亡国,但已无力再对汉帝国构成威胁。
  总体而言,这段时期,中国的骑兵战术及骑兵部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既便是盛唐时也不能过此,寻根探由,除了有强大的国力为基础外,英明的君主,强悍的将帅,骁勇的士卒,尚武之民风,缺一不能成此伟业。但骑射却仍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少数精锐除外),并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骑兵时代的终结(一个为了生存,一个为了杀人,动力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胜叹息。
  古今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历经与匈奴人一百五十年的战争后,强大的西汉帝国覆灭了。匈奴人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睡安稳觉了。但他们很快发现,一个同样强悍的东汉帝国快速崛起,并且对匈奴采取与前朝同样的进攻战略。
  凭心而论,东汉的骑兵部队远不如西汉,但对此时已日薄西山的匈奴人而言,仍是一个噩梦。在汉帝国及西域各国的联手打击下,不肯归顺汉帝国的匈奴人无奈之下,在一位英明的部落首领的引领下,开始向西挺进,向西流浪,寻找他们心中的美丽的草原。从此数百年间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二百多年后,这群从中国北方出发的狼到了顿河大草原,在这里,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光只有中原,这里也是一块美丽的新世界,水草丰美,气候温润。不多久当地的阿兰人开始进攻他们,匈奴人被迫迎战,(他们总共只有二十万人,能打仗的不过四,五万)
  但阿兰人步骑兵在他们的骑射面前无所作为,很快为他们击败,这样他们便成了这块新世界的主人,呵呵。匈奴人惊奇地发现,虽然他们的骑兵在汉帝国面前累战累败,到了这里,却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心中被压抑了数百年的征服欲望被激发了出来,经过短暂休整后,又开始向西挺进,他们坚信,西边一定有一块和汉帝国同样繁华富庶的土地。 数年后,匈奴人击败(东,西)哥特,虽然日耳曼人有着在数量上不少于匈奴人的骑兵部队,但在匈奴人奇怪的阵型(一字散开),奇怪的攻击方式(在疾驰的战马上准确地射出致命的箭),奇怪的战术(边打边走,从不与敌军主力硬扛,并且大规模地进行穿插)面前,溃不成军,连国王亦被匈奴人所杀。(不知道他的头盖骨有没有被匈奴人制成酒器?)如同当年匈奴人躲避汉帝国追杀一样疯狂地向西逃窜,西方人所谓的第一次“黄祸”来了。(另一次是蒙古人给他们带去的)
  此时的西方,罗马帝国处于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在击败了迦太基文明之后,又征服了北部的日耳曼部落,虽与安息帝国不时争战,但霸权在整个欧洲无人可及。
  但罗马帝国也不可避免地衰弱了,虽然他们自已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的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文化沉沦,同样的,罗马的军事力量也大不如前。没有一支能与同时期列强相抗衡的骑兵部队。(中国,波斯,匈奴)他们还沉迷于自已编织的步兵致胜论。将无用的方阵步兵的潜力发挥到了极限。(只在帝国的东部行省有少量的骑兵部队,比例从不超过总军力的十分之一)很快,他们将要面对各野蛮民族的巨大冲击。(说来也巧,同时期的东方,中国也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冲击) 哥特人来到了罗马,骄横的罗马人当然不将这些衣不蔽体的野蛮人放在眼里,民族矛盾激
  化,大战再所难免。 当这些野蛮人排着散乱的阵型,骑着战马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与游戏中不同的是,哥特人的骑兵远远强过他的步兵,其实要论步兵,没有谁能强过罗马的方阵步兵)他们心里所受到的巨大震憾是可想而知的。(铁蹄踏着大地,大地为之颤动)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的罗马人开始后退,毕竟他们不是早期的罗马步兵了。大战的结果是罗马人全败,完败,败在了在战斗之前他们不屑一顾的野蛮人手里。(此战的结果对后世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欧洲人不久之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重骑兵,因为他们已不再相信步兵) 罗马崩溃了,很快分成东西两部,不久之后西罗马灭亡,只剩下拜占庭帝国在若若支撑。
  数十年后,阿拉提,这个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人做了匈奴的单于,欧洲,军刀下的欧洲又一次受到铁蹄蹂躏。
  我们不讨论具体的政治,环境等因素,只谈战争,只谈骑兵。
  匈奴人和罗马人的第一次碰撞是在欧洲的巴尔干地区,匈奴人南下,东罗马自不能坐视不管,毕竟这是他的地盘,我不得不佩服东罗马的运气,太好了,巴尔干,(也就是现在的南联盟及塞,克,阿诸国)群山环绕,大河通海,这地方怎么说呢?不要说骑兵,既便是规模稍大一点的步兵都难以展开。匈奴人的骑兵发挥不了威力,只好后撤。但这个疤匈奴人却记着,数年后,阿拉提成功地导演了一出“千里跃进大别山”,凭借其骑兵的快速突进能力一举通过半岛中部,直扑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猝不及防之下,敌人已抵城下,战又不敢,守又无力。无奈,只好低声下气地讨饶求和,缴纳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割让了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才使得匈奴人趾高气扬地得意离去。
  卡达隆尼会战,熟悉欧洲史的人应该知道,这里,是匈奴人在欧洲由极盛走向衰弱的起点。关于这次大战的起因,诸多猜测,流传最广的一个大概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我不相信阿拉提为一个女人会出动倾国之师。(当然,作为一个借口还是很好的,如同日本人在“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中一样)
  匈奴人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将其主力,匈奴骑兵与他的对手,罗马人及哥特人摆在一个狭小的正面进行对冲,(这是欧洲人的传统好戏,)而不是发挥他的骑兵的骑射及快速突击,大纵深穿插的优势。(他们一定不知道“孙子兵法”是什么,否则不会如此,呵呵)其骑兵部队受到了阿兰人正面的顽强抵抗,一个个匈奴骑射被长枪刺于马下,被暗号射于马下,死伤极为惨重。 反正不管怎样,这仗罗马人没有败,(匈奴人是不是败了不好说,但从战果上看好像也没有)匈奴人退回了草原,“罗马人事后计算尸体,匈奴人主力骑兵部队直接战死达十万余,另有大量伤兵实际已失去战斗力,估计战力仅剩原先的一半左右。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避免了西方文明被游牧民族毁灭的命运,若此战匈奴人胜,恐怕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都会因而改写。”(加 “”为转)
  虽然匈奴人在一年后又一次直扑罗马城下,但其主力,匈奴骑兵部队再也没有得到恢复。又一年,阿拉提死了,这个由匈奴人组建的强大的帝国很快崩溃了,(成也忽焉,败也忽焉!)欧洲,又可以安稳数百年了,直到蒙古客人的到来。
  纵观这一时期的欧洲,除哥特人和东罗马有一定数量的骑兵部队外,(但对骑兵战术的运用远不如匈奴及同时期的中国和安息帝国),仍以步兵作战为主,虽然步兵在正面的攻防上不逊于骑兵,但其耐久力差,进退缓慢,不适合大纵深迂回的劣势已经显现无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俄罗斯人的崛起。
  匈奴、鲜卑、羯、氐、羌,此五者既为历史学家们所谓的五胡,(当然,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是他们将处于东亚绝对领导地位的汉民族打得几乎亡国灭种。这里边,氐,羌有吐蕃血统,羯是匈奴旁支。(我倒是很奇怪,同样,甚至比这五个民族更强大的乌桓(丸)倒是没有参与进来,要说这时的乌桓骑兵很强啊,既便是三国时也多次提到曹操征用乌桓骑兵攻蜀的呀,呵呵,难道为我中原同化了,也没这么快吧?)
  这里边,除了氐不是以骑兵为主力外,哪一个不是以骑为主,以骑立国。(题外话,氐倒是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符坚。也是个我一直比较钦佩的人)


宠我!娱乐社区-B.petovo.com:secret_smile: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发到微博 复制地址:http://www.petovo.com/petovo1112-1-1.html

沙发
发表于 2007-9-28 22:40:00 |只看该作者

骑兵谈 凶残华丽的击杀~~

地板
发表于 2007-9-28 22:43:00 |只看该作者

骑兵谈 凶残华丽的击杀~~

骑兵怕长枪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成都宠物论坛|手机版|成都宠物网搜索|百度|谷歌|宠我网 ( 蜀ICP备07500266号 

GMT+8, 2024-12-23 03:48 , Processed in 0.174032 second(s), 18 queries .

© 2007 By www.Petovo.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