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我网

楼主: warrior0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16
发表于 2007-10-3 18:58: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大学时光的美丽标本
  
  每年樱花飘飞的四月,是日本大学开学的日子。路人感叹“去东京读大学么?很厉害啊”片子中轻触玻璃的那双手……就要离开家乡去遥远的地方,心里有对家乡的留恋,也有对未知的生活的向往,的榆野卯月想法大概就是这样吧。与父母家人告别后,北海道少女榆野卯月只身来到东京武藏野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陌生的城市、崭新的环境以及新结识的同学和邻居都有点让她不知所措。
  搬家的时候,当搬家的先生说“这里不会有人来住”的时候,这支歌就出来了,大概榆野卯月的心里有点点的没落。站在高大的樱花树底下,飘下来的樱花就会满满的有一兜,抖抖衣服上的口袋都会掉落出来许许多多……带了北海道的特产给邻居,邻居带点怀疑的眼神让榆有点点的挫折感,但是不要紧,还是微笑着去敲下一个邻居的门。
  混乱的开学典礼之后,班级里开始互相自我介绍,同学们都很开朗并且友好。到榆野卯月介绍自己的时候,她说:“我是开朗的”,同学都微笑着看她,有同学问她:“你为什么要来这里读书?”榆一下子涨红了脸,有了点点的尴尬。原来高中时代的榆野卯月一直暗恋着比自己大一届的同学山崎,正是由于山崎去年到武藏野大学上学,卯月才追随而来的。
  后来,又有同学问:“你穿着毛衣不热吗?”原来四月的东京已经很温暖了。脱了毛衣在食堂里头行走,这样也不错。食堂里人很多,嘈杂的讲话声,这首歌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的,尽管外面很吵闹,但是,榆的世界如此的简单宁静。有同学坐过来,问她“周末要逛街么?”,榆愣了一下,大概是同学的提议,让她觉得有点突然。还是拒绝了,“因为刚搬过来,所以要整理一下”然后又说“下次吧,下次可以吗?”真的是一个内心敏感并且善良的女孩,但她也有自己的坚持不是?
  快乐的星期天,校园里的乐队唱的歌。是片子里的所有的歌中唯一有歌词的,榆停下来听了听,微笑着,这样很不错,即将有的愉悦的周末,多开心。新的自行车,在车店外等候拿车时候的小小的鬼脸,有一点点的可爱。骑在新车上,感觉很好,大概是有了自己熟悉的事物。沿路去问那个据说的“武藏野堂”,居然被问到了。
  听着榆野卯月的回忆,我们了解到她偷偷的拿走了喜欢的学长山崎的置物箱的小牌子,并且查找出,原来,山崎读的大学叫武藏野。但是她的朋友告诉她,武藏野是所十分有名的大学。榆买了一本,名叫武藏野的书,武藏野,武藏野,就像咒语一样在高三的下半年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徘徊。
  山崎在田野里弹吉他的一幕一直在榆的脑海中像一幅画一样。其实山崎未必在别人的眼里就那么的引人注意了,但是由于喜欢的原因,那个山崎在田野里弹吉他的画面被过分的修饰和夸张了,在作为少女时代的美丽的梦,这个也是极为瑰丽的。女孩子的隐秘的感情,是多么的美好啊。有人说,《四月物语》是岩井俊二给大家编的一个白日里的美梦,这个梦如此美好,何妨是一个白日梦。
    榆野卯月又再一次的去了武藏野堂,这次依然是那个男店员。原来,这个男店员就是山崎,并且,这次山崎也问她是否是以前同校的校友,榆说是。惊讶的眼神,原来学长也曾注意到自己,很高兴,觉得快乐就要从胸口溢出来。
  下雨了,山崎要借伞给榆,榆说不用,这一次,已经很快乐。向另一个人借了伞,又跑回去向山崎借伞,原来,山崎说的伞都是以前的顾客忘在店里的,山崎一把把的试,最后,榆挑了一把红色的,山崎说,“我就知道你会选这把。”红色的雨伞的一角有点破了,但是榆还是选了那把,榆在雨中撑着红伞
  “你还在乐队么?”
  “没有。你怎么知道?”
  “山崎很有名啊!”
  “真的吗?”
  “对我来说是”
  “诶?”
  “我会来还这个伞的。”
  “不用还了。”
  “我会来还的”
  “OK”
  榆转身跑走。
  看完影片,你仿佛看了一个大学时光的美丽标本,这个标本收藏了我们所有能想起来的美丽记忆。
  快乐的榆告诉我们,在她考入武藏野的时候,她的导师说,这个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榆说,如果要说是奇迹的话,那么这就是爱的奇迹。平淡么,大概有一点,但是奇迹就不会发生在平淡中么?奇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卯月经常怀着着份暗恋之情前往山崎打工的武藏野书店,最后她终于在一个雨天与山崎进行了交谈。
    阳光明媚的日子,一望无垠的草地,微风吹拂着少女的乌黑长发,少女就在这样的场景下憧憬着自己的美好生活,想象着与自己心爱的人的邂逅,想象着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生活。安静的小书店,少女终于见到了她来这里最想见的人,羞涩地和他闲聊着,微微泛着红晕的脸上充满着喜悦和期待。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撑着他送的一把红雨伞,虽然已经很破旧了。少女淋湿的秀发贴在脸颊上,站立在雨中和他告别,眼神中告诉我们的分明是幸福。离开书店后,卯月在雨中突然想到成绩不佳的自己竟然通过努力考到了著名的武藏野大学,这真堪称爱的奇迹。
    明明少女来东京的目的,来东京所做出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他,但是真正见面的时候,少女却什么都没有说,淡淡的一句问好,深深的将感情埋藏在心底。
    偶尔再遇见时,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17
发表于 2007-10-3 18:59: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路过“梦旅人咖啡馆”
  
  
  回到我住的地方,我要路过“梦旅人咖啡馆”。
  这个名叫“梦旅人咖啡馆”我却是一次都没有进去过。
  充分理解店主人那样的心情,我也有过那样的想法。曾经在看完文德斯的《德州巴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说要把自己未来的咖啡馆取名叫“得州巴黎”,就连那阵子自己MSN的空间都被命名为“德州巴黎”。
  既是有着类似念头的家伙,我便可以想象那个“梦旅人咖啡馆”的主人。后来听去过那里的朋友的人说,咖啡馆是个女店主经营的,据说也的确是受到了岩井俊二的《PICNIC》影响。我有时候想,这个可能会定期放映岩井俊二的咖啡馆会不会责怪岩井的作品少了点呢?
  坐在那个“梦旅人咖啡馆”里喝咖啡的人并不见得了解“梦旅人”,可是了解了又怎么样呢?可以肯定的是,那三个在高墙上奔跑的孩子无论如何,也绝不可能坐在这个叫“梦旅人咖啡馆”去品味咖啡的味道。
  追寻梦旅人的足迹,却连可可死后的一片黑羽毛都得不到。
  路过“梦旅人咖啡馆”,我嘲讽自己。

18
发表于 2007-10-3 18:59: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召唤 岩井俊二的单车…………
  
  
  榆野啊榆野……
  藤井树

19
发表于 2007-10-3 19:00: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据说
   
  
    据说,1987年,24岁的岩井俊二读到当年初版的《挪威森林》,开始疯狂迷恋书中的一切,那时就想:要是自己身边也有直子和绿子这样两个女孩该多好啊。
  据说,几年后,已经拍过几部短片之后,岩井俊二想要拍一部“让全国少男少女流干红泪的,能留在人们记忆力的漂亮东西”,给自己的青春画个尾巴。这个尾巴从他32岁起一直画到今天,笔触仍未终结。第一部是《情书》,以一种咫尺宠我的错过和迷失,向《挪威森林》的纯情年代行礼致敬,最近的一部则是《花与爱丽丝》,已经42岁的岩井俊二投向豆蔻年华的谜样微笑。
  在对关于村上春树风靡全亚洲的小说《挪威森林》什么时候能够映像化讨论的时候,村上春树自己认为不可能,岩井俊二确则暗地里写作了自己的情书,一封据说是和《挪威森林》扯不清干系的《情书》,最后一经推出,盛况果然十分了得。
  对于上面关于岩井俊二的电影受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影响的说法。后来,有记者在岩井俊二带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到上海电影节地时候当面向他证实。
  据说,当时岩井俊二的表情有一丝茫然,他说自己确实没看过村上的小说,不过有所闻,也许他们的作品有相同的意境。
  前日,在网上看到有网友问,有同时喜欢村上春树和岩井俊二的朋友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20
发表于 2007-10-3 19:00: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第一感官记
  
  终于买到了《岩井俊二初期作品集》,也得以更加完整了解到岩井俊二电影的整个谱系以及导演手法和风格流变的轨迹。
  这个首先在日本公布发行的作品集套装一共包含了岩井俊二八个电视短片,是为日本关西、富士两家电视台拍摄的短篇作品。
  每个短片的长度约在二十三四分钟上下。另外,套装还附录了一个岩井俊二的个人访谈录,在访谈录里,岩井俊二回答了关于这些电视短片创作的问题。套装中的八个短片短小精悍,形式和主题都可算是小品式样。
  这些故事小品拍得都异常认真,风格各异;短片的故事非常动人心弦,而且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表现得十分充分,故事适可而止,毫不拖沓。我用一个下午看完了这八个电视短片,看后的第一感觉是,若是没有看到这个岩井俊二初期作品集,那么我们对岩井俊二电影的评价会有很大的缺失,这种缺失肯定会对更近一步了解岩井俊二的电影产生阻碍,甚至是破坏姓。
  还是直接谈谈这几个电视短片吧。
  短片《不认识的女儿》(又译《没名字的女孩》),整个故事的设置类似灵异事件的东西,片子一开始就笼罩着让人不安的因素,这种不安在二十几分钟的情节推进中迅速升级,而片子中也直接表现了那种类似灵异因素的画面。由于故事中的爸爸这个形象本身的精神高度紧张兼有异常倾向的表现,所以灵异因素的画面又可以用“只是这位父亲的梦境”这样的理由来解释,这样一来,整个故事又会回归到现实主义的表现范畴来,观众更易接受。故事结尾没有解释整个故事所存在的疑问,模凌两可的结尾留给大家回味的空间。故事中父亲异常无助和紧张,应当说,父亲的紧张和无助也很好的传达给了观众,起码我当时有这种同感。
  短片《来杀人的男子》,一开场,驾驶着宝马汽车的男子旁白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执行杀人的任务,这次之后我将不再从事杀手这个行当,意思大致如此。男子到了一栋别墅前,并惊险中杀死宅子里的男主人。
  故事到此没什么太大惊喜,然而就在男子掩埋尸体后要离开别墅的时候,他看到了宅子中还有一名人,等男子再次干掉这个人之后,男子发现他杀的两个人是同样的面孔,男子开始紧张并准备要逃离,恐怖的景象出现,他在别墅前又发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和他前面杀的两个人以模一样,慌乱中男子再开枪,那人倒地; 接着别墅里又走出一个和前面三个人一模一样的人,男子再开枪,接下来的情况就好像《黑客帝国》里面的不断复制自己的那个电脑人史密斯。
  最后,短片中别墅中那个杀不死的人开始对前来杀他的男子交谈,并且反复告诉男子说自己以前也是一名杀手,也被派往这座别墅来杀人,经过一个夜晚,不堪忍受的男子开枪自杀,而这个时候,别墅的丛林外又有另外一个杀手正奔向这栋别墅。
  短片《来杀人的男子》依然拥有和短片《不认识的女儿》一样的灵异色彩,颇具惊悚片的色彩与氛围,故事的发展控制比较出色。
  短片《玛利亚》,这部短片讲的是一个类似寓言一样的故事,一名普通的女子被检查出怀孕了,而这名比较肥胖的女子确定自己不可能怀孕,因为她没有做过爱,甚至都没有男朋友,是一个处女。所以姑且称之为处女怀孕的寓言吧。影片的末尾,这名女子在经过思考要不要肚子里的孩子这样的问题之后,还是生下了小孩。
  《玛利亚》的处女怀孕的情节和村上春树诸如电视人,羊男这样的奇特想像颇有几分类似,乃至我现在一直在想,是否居住在日本的所有人都会惯于这样的奇特想像,而非村上或者岩井所都有,不过是我不熟悉这样的想法罢了。总之,《玛利亚》在我现在看来,应该算是那种有着浓浓日本味的寓言故事。
  短片《蟹罐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商店的店主被人抢劫,由于抢劫的物品只是一个蟹罐头,所以警察不予理睬,店主很苦闷,转念改口说被抢了150万日元。150万日元足够引起警方注意了,果然,警方马上大张旗鼓封锁现场并调查取证,并且新闻媒体也参与报道此一事件。抢劫事件一曝光却给店主带来莫名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甚至连商店没有办法维持。一晚,那个抢劫的人主动到店里认错,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不期望家庭生活受到影响,还归还那个蟹罐头,并期望店主给警方说实话,然而,店主陷入困境,难道真的要对警方说实情么?影片结尾处,极度恼火的店主追打着那个抢劫的人。
  相对前面几个短片《蟹罐头》的故事看起来平淡,也非常写实。短片从生活里找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但是却很有力量。这个短片所要表达的东西值得思考,尤其是那个店主在现实中的遭遇。
  短片《夏至物语》以讲述故事的角度和结构取胜,创意新颖有趣。故事讲述的是非常热燥的夏天里,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呆在家无所事事,不断讲述的旁白交待这个女孩的每分每秒的所思所想,渐渐地,旁白自述表明似乎这名女孩有一个她很关爱的男友;这名女孩还时不时地拿起望远镜观望对面的一个窗户。女孩在家表现得很烦躁懒散,弄得满屋子到处是东西。
  结局经过二十多份钟的铺垫变得令人意外,影片末尾,女子突然一改懒散,开始收拾杂乱房间并且认真化妆,看样子似乎是要迎接下班回家的男友。然而下一个画面却是:这女子穿好一身职业装,并推开窗户,而对面那个她整天在关注的窗户的男主人回来了,这位刚下班的男主人发现了对面窗户的这位女孩,并友好的打了个招呼,女孩还笑着回应,影片音乐响起,剧终。
  《夏至物语》所要讲述的似乎就是一种情愫,这部短片与岩井俊二后来时长一个小时左右的《四月物语》很类似,甚至表达得比《四月物语》更成功,这种成功不单单局限于片子时长的优劣。
  短片《煎蛋》我很喜欢,故事的讲述突出家庭的温馨之感,但实际上故事却讲述的是关于破碎家庭。片中两个小演员的表现不错,其中小男孩尤其如此。由于爸爸妈妈离婚,姐姐跟了妈妈,弟弟跟了爸爸,不过姐姐和弟弟都会定期碰面交流各自的家庭。虽然是两个破碎家庭,然而从孩子的脸上却开不出什么离异的痕迹,反倒是小男孩天天要安慰整天消极哭泣的爸爸,离婚由妈妈提出,妈妈这边马上又接了婚,所以姐姐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倒霉的小男孩天天忙家务做饭之类,同时还要安慰那个在离婚悲伤中不能自拔的爸爸。
  父子二人同时深深怀恋妻子和妈妈的煎鸡蛋,然而两个人自己却无法煎出以前那样美味的鸡蛋,特别是爸爸更是买了一屋子的鸡蛋来试验煎鸡蛋。小男孩翻出一盒家庭生日录像带,其中刚好有妈妈煎鸡蛋的镜头。于是,两人按照录像带中的镜头来煎鸡蛋,父子二人吃着刚煎出来的鸡蛋。接着,姐姐问弟弟这次煎鸡蛋的味道如何,弟弟说,还是和妈妈煎的鸡蛋味道不一样,不过他很高兴爸爸走出离婚的阴影了。末尾,姐姐和弟弟因为谁付冰淇淋钱的问题发生争吵,剧终。
  短片《煎蛋》的故事相对而言轻松许多,由于小演员的表现而变得非常有趣。
  短片《雪之王》,故事中一名叫康子的女孩已经24岁,但还是期望自己能当上演员。经过一番努力,女孩如愿以偿,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欠下了900万日元的巨款,这个时候康子和公司一个叫纲的同事已经同居了,女孩开始一直隐瞒这个事,但觉得自己无法还债的时候,压力空间加大,女孩开始期望自己怀孕,这样就可以和纲结婚,最重要的是这样纲就可以帮她偿还这笔债务了。但是恰恰事与愿违,女孩没有怀孕,自己计划眼看落空,重压之下的康子对纲说了实话,纲从不相信到相信,并安慰康子。到了晚上,纲和康子出去在一个餐馆吃了很多东西,然后,纲离开了康子。剧终。
  《雪之王》的故事很写实,貌似平静的生活下却有着能摧毁生活的种种危机,对故事中的康子和纲,人们无法用对与错的两分法来谈论。事实上,在生活的河流中,我们没有什么选择。但是“选择”和“对错”这样字眼却是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常识里。岩井俊二说过,我怀疑所有的常识。
  短片《精神异常者之爱情》,这部看起来相对平凡一些。不过由于此片是我看的最后一部短片,可能由于观看的时间和状态影响也未可知。故事一开始讲述一名男子失恋,美丽的女友被第三者插足,男子深受困扰。在多次电话骚扰女友之后,男子在一个雨夜冲到女友家杀了那个第三者。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来自这名明显精神异常男子的自己幻想,那个美丽的女孩不是他的女友,而那个所谓的第三者当然也就不成立了。
  精神异常男子的幻想只不过是来自他平时所拍的那个根本不是他女友的女孩的那些照片和录像。短片提到的“满月”和那个红色月亮的画面应该就是对冲印照片的暗室的隐喻。
  在粗略叙述完岩井俊二这八部短片之后,我感觉到的确要对那个拍摄过《情书》,《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花与爱丽丝》的岩井要有一个重新的评估了。在套装附录的那个访谈录里,岩井俊二首先就说,现在重新发行这个早期电视短片作品的合集就是期望观众能够对他的电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对于电影电视长片而言,或许这些电视短片更能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逼近岩井俊二以及他的电影的真实形象。更小更机动化的短片制作给导演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样出来的作品或许会更个人化更多样化。越来越工业化和大制作的电影恰恰损害的就是这一点,这一点却可能是未来电影发展前途的所在。
  初期作品集合起来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岩井在早期其个人关心的主题走向,即相对我们现在给岩井“歌咏青春的映像诗人”这样的称谓恐怕就不那么全面了。显然,这些相当优秀的早期作品已经显示出岩井关注的主题相当的多云化,不只限于青春,导演的手法也变化多端,整个短片集呈现出的映像意义也比较的丰厚。
  看完岩井俊二初期作品集,忽然发现岩井和基耶斯洛夫斯基有几分像了,这些充满焦虑与思考的短片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那套十集电视短片《十诫》有颇多彼此沟通的地方,不过,也许由于时间的关系,基耶斯洛斯基比岩井俊二有更多的空间来刻画人物和讲述主题,因而相应也就比岩井俊二的短片从容一些,厚实一些,回味更长久一些。
  岩井俊二在访谈里说到了这起初期作品和小说之间的关系,这些短片大多来自岩井俊二自己创作的小说,因而短片也多多少少具有了的个人小说般的叙述意味。
  岩井俊二在访谈中也吐露了在拍片的过程中,他会常常因为各种因素不得不在制作做出妥协的决定。
  以上草草一记,什么都算不上,日后详论。
  这便是我看完《岩井俊二初期作品集》的第一感官记。
  顺便提一句,我买的这套《岩井俊二初期作品集》是五张D5,每张碟片录制片子五十分钟左右,现在五张碟片的内容完全可以用两张D5就可以装下的,现在出碟的流行这种做法,要佩服这些碟商的算盘打得真不赖啊。

21
发表于 2007-10-3 19:01: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之前看过一本书 的评论

22
发表于 2007-10-3 19:02: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莉莉周
  
  无数人为了莉莉周发狂,莉莉周究竟是谁?
  为了莉莉周,莲见刺杀了星野,怪不得莲见,星野践踏了他的信仰,这是莲见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星野的死直接上是莲见造成的,但又何尝不是和莉莉周有最大的关联呢?
  和莲见和星野以及许许多多喜欢莉莉周的人一样,我也借助虚拟的网络追踪了这个神秘莫测的莉莉周。
  关于莉莉周,导演岩井俊二编写的档案:
  莉莉周
  (英文名:lily chou-chou)
  1980年12月8日 生于东京
  这一天是约翰•列侬被马克杀害的日子,也是这一天莉莉周来到了这个世界。
  从小学习弹钢琴,5岁时父母亲离婚。母亲离家出走。
  8岁时母亲再婚。12岁时,莉莉周和父亲一起去到东京。
  中学时代开始了她的音乐历程。
  这几乎就是岩井俊二提供给我们关于莉莉周的全部。耳边一直回响着莉莉周的那首《爱的实验》,那句反复吟唱的“I see you, You see me”像挥之不去的弥漫在午后阳光下的一缕烟雾。
  正是如此,我发誓一定要找到莉莉周背后隐藏的秘密,不久便查到了这个秘密,莉莉周背后的演唱者是现实中的日本歌手铃木圭子,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学习钢琴,这也是她和音乐之间开始有联系的开始。同时,她加入了合唱团,演唱一些以HEINE为代表的赞美诗和儿歌,并且弹奏一些改编的近代作曲家的作品,如Debussy的作品等等。她在空闲的时候,有时会去LIVE HOUSE看朋友所在乐队的表演,而且不时上台演唱,于是她的天赋在1998年被日本著名音乐家小林武史发现,并且被岩井俊二邀请参与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她在电影中扮演名为莉莉周的歌手。电影的放映结束后,铃木圭子开始了她的Live活动。
   最近,聆听莉莉周的《呼吸》。
   和莲见一样沉迷。

23
发表于 2007-10-3 19:02: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信者得救”
  
   卷毛捧着圣经对可可说,信者得救。
  可可说,好,我信了,救我啊。
  一个朋友读完圣经说,在我看来,不论在旧约,新约,那个上帝怎么就那么难侍候啊?亏他还是上帝,要是我他妈是上帝,我一定叫凡间的人万事如意,天天歌舞升平。就单说这一句,“信者得救”,总觉得上帝有点搞传销的色彩,看着这普天之下挣扎的凡间人上帝似乎在说,你们爱信不信,大家自己看着办吧。上帝是有点够冷的了。
  朋友继续说,圣经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罪,所以大家来到这个人世间一定要尽力赎自己的罪,还有大家要记住,你看这上帝基督为我们大众受了到少苦啊,大家一定要保有感恩之心才行,敢情这上帝也是一凡夫俗子,为什么呢?你看受了那么大苦上了天却还是拯救不了我们这些子民;教徒会说,上帝其实和大家的父母一样,说是自己的子女有错也要他们自己来改过,而不是溺爱啊。我说,既然天父如此,我就什么都不说了,以后大家还是好好侍奉你们的上帝,你信你的上帝,他供他的佛,我呢,当一个孤魂野鬼就好。
  呵呵,不知道是我这位朋友弃了上帝,还是上帝弃了我这朋友。
  倒是想起米兰昆德拉描写的那个关于一座城市的著名寓言,大约是,那是永远充满欢乐的一座城市,就连这城市的每一条狗也是开心快乐的。所以来到这个城市里人们看不到哪怕一丁点儿的悲伤和痛苦,除了欢乐就是欢乐。
  有一天,有一个小孩子牵着爸爸手走在那照例洋溢着欢乐气氛的街道上,小孩子突然仰头问爸爸,你猜小孩子问什么吗?
  大家自己猜得到的,我就不说了。
  米兰昆德拉是一个流亡者,这个寓言免不了有人会说他一定有对政治的隐喻。
  最后,表达个人立场。
  上帝这档子事,我是不信的;圣经我却鼓励大家读。
  看莎士比亚也许还得翻典故,临阵磨枪那就有点麻烦不是?

24
发表于 2007-10-3 19:03: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顶一下。那八个短片看文字叙述得来就非常有趣味啊。

25
发表于 2007-10-3 19:04: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感觉四月物语的每个片段都可以细细品位啊

26
发表于 2007-10-3 19:04: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死是我们爱的盐
  
  女孩静静地躺在雪地之上,茫茫的雪地,孤单的。
  葬礼在雪中进行,画面中的飘雪却极尽唯美而浪漫。渡边博子一头干净的短发,黑色的大衣外套,缓缓地走在白茫茫的山野里,走向白茫茫的村庄,渐渐消失在镜头里。天很冷,街道上铺满了雪,却整齐干净。木制的房子里烧着暖炉,让人安详,只有落叶点缀。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川端康成笔下的《古都》。
  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随着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被逐渐地抽丝剥茧,真相大白。而对几个当事人来说,就如同在挖掘宝藏一样,突然之间,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宛转曲折的心意存在。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在《情书》里,女藤井树曾两次按动快门。一次在赛跑上。少年藤井树因为腿部受伤不能藏家比赛却固执地在场外抢跑道而摔倒。当时的每一个画面,被少女树一一定格。成年以后,树为给博子寄去有关母校的照片,来到故地。快门的声音很清晰,树在飘雪的操场上快活地跳跃着,镜头随之旋转。还有男孩藤井树的影集,大量的黑白照片。
  女藤井树说,当年的事情想起来是很多困扰的。重名带来的同学的起哄,排在一起的工作,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眼里却是十分困扰的大事情,觉得是对自己正常生活的一种干扰。这份厌恶外化于男藤井树与班委的打架中,以及女藤井树用力摔坏的花瓶中。他们渴望从这种困扰中解脱,甚至在这种期待解脱的情绪中,忽略了很多本该感受到的情愫。
  当年的女藤井树是安静并且学习用功的女孩。因为害怕同学们的流言蜚语,她选择在放学的自行车棚中等男藤井树。当她把女孩大野用力拽到男藤井树面前的时候,她的心中是有嫉妒和不满的,当听说男藤井树拒绝时,心中又暗暗有小的欢喜,她的表情就挂在脸上。她并非是对男藤井树不在意的,并非如她自己所写完全是由于重名所带来的困扰,只是她以为那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暗恋而不肯承认。
  谁都能感受到渡边博子对未婚夫藤井树那样执着的爱,正是这种感情促使她一直不能接受秋场对她的表白,也正是这种执着的爱促使她在藤井树的毕业册中偷偷抄下地址,并按照毕业册抄下地地址寄信。
  固执得可爱的渡边博子宁愿固执的相信是真的寄到了天国,寄给了藤井树的。当秋场先生冒冒失失的给那个渡边博子寄发过邮件的地址发信之后,渡边博子显然不期望秋场来打扰她自己的美丽梦想,一向温柔的博子也发火了。渡边博子一直都是善良的女孩,有着恬静的笑容,穿素雅的外套。她给女藤井树寄药嘱咐她感冒快点好起来,但是,她的内心深处却藏着藤井树的死所带来的深深的创痛。
  女藤井树用一封封信开启了博子的记忆之门,一个个细节召回了那个青涩的男孩,那段青涩的回忆,很多人都忘不了那一幕,白窗帘下男孩的眼神,有点迷蒙,有点羞涩,有点深沉,有点执着。女藤井树的回信使她把这份浓重的爱投射到对未婚夫少年时代的追索中,她希望知道他以前的生活,希望看到他曾经走过的路,希望听说他以前的故事,但是当她一点一点地走进女藤井树对其未婚夫的回忆中,她却发现了他们之间隐藏着的爱意。这份情感也许连他们自己都并未发现,但是却让博子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这份困惑因为无人解答所以变得无解起来,她不知道自己一直相信的一见钟情是否只是因为自己是某人的幻象,而自己一直赖以生存不断凭吊的爱情是否只是一场替身的演出。
  斯人已去,博子的这些怀疑并不是从生活层面上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某个人的争夺,而只是一种对于自己一直坚信的那场幸福的怀疑和追索。这些别人看来似乎没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渡边博子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少年的男藤井树那样英俊而又有些骄傲,有些冷峻的孩子。他穿雪白的衬衫,在金色路上骑车而过。他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他的爱意,但是他却愿意用拳头维护自己所爱的女孩。他时常倔强,但是又有认真的一面。当他长大成为一个可以依靠,有责任感,热爱挑战的男人的时候,他真心爱着的人,真的是博子,他已经懂得了如何去说爱,去呵护,只是依旧有些木衲。
  回到那个中学时代,男孩经常在她手中借书的图书馆,男孩留下的卡片成了现在做着管理工作的小女生们的一种游戏,她们比试着看谁能找到更多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片,女孩们见到“藤井树”很惊喜,她解释说这是一个男孩写的,她们都调皮地笑问,那是师姐的初恋吗?那些潜藏在岁月的迷雾和少年时代的混沌中的情思似乎就要显现,却听到老师说男孩已经在两年前遇难。后来是女孩在雪地里骑着自行车飞奔,当中穿插着作为中学女生的她穿着冰鞋的飞驰。最后,那些图书馆的小女生们像一群小麻雀一样的跑过来找她,吱吱喳喳地告诉她一个秘密,那是男孩转学前还给女孩的最后一本书,借书卡片上写着“藤井树”,背面却是女孩的一张肖像画,铅笔画的,中学时代那个清纯的女生,女孩微笑了,那笑容羞涩、清纯,还有幸福。或者也有点惆怅吧,毕竟那段岁月和那个男孩都不能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记忆却一直在那里的,当诉诸笔端,会一直延绵不绝。漫天的雪花和樱花飘落中,暗含着死亡的讯息。她的父亲因肺炎而死,她的男孩因山难而死。两个人带走了对她的爱。当她还是中学女生,不知忧喜地滑雪时,看见一只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她俯下了身子,悲哀地知道,“爸爸死了”。当她已经长大,寻访男孩的过往痕迹时,才意外地从老师那儿得知,男孩几年前死于山难。因追寻过去而喜悦的心情变得灰暗。此时她还并不知道男孩对她的爱。然而爱永远留存,直至延伸到和她长相一样的女孩身上。
  当渡边博子在女藤井树的帮助下完整的回顾了藤井树国中时光,见到了藤井树生前的登山朋友之后,她面对那座埋葬了爱人的雪山,在清晨用力地一遍一遍喊出你好吗?这个场景让人禁不住泪下。大家都认为博子应该真正从死亡,从怀疑中解脱出来了。
  博子所记忆的那些求婚是可笑而甜蜜的小细节,不会是来自虚构,不会是来自虚情假意,不会是一份佯装的爱情。只是年少时那个曾经爱过的同名女孩,在他心中留下的影响是大的,连他自己都准确的清楚罢了。女藤井树选择了在图书馆,这是否与那段当图书委员的经历有关呢?图书馆是最适合回忆的场所,但是她的回忆是被一点点激发出来的。她对他的记忆早已淡忘,需要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被触动,钩沉出意想不到的结局。
  最后,雪化了许多,露出了落叶的黄与嫩草浅浅的绿。暖风的日子里,一群朝气的女孩送来当年少年树留下的那本书,里面夹着一张年轻女孩的素描画像,那是中学时代的树。女孩在春风里泪湿了眼眶。女藤井树也终于在泪水中释然,那张精致的铅笔素描给了她年少的故事一个最好的结尾。心中不是没有遗憾,但是知道毕竟一切是追不回的,而知道自己当年的爱原来是有回馈的的时候,心中是有一丝安慰的。所以她用快乐的笔调写给博子这件“好的事情”。她微笑地坐在那里看爷爷在园子里忙碌,阳光温暖,冬天终于过去。而青春的感情,虽然残忍,却也同样给了女藤井树温暖和坚韧。我想,她一直也不会忘怀的。   
  在你的生命里,是否也存在过这样一个男孩子。他白衫蓝裤,清秀腼腆。他或许不常和你说话,却常用恶作剧来对待你;他或许字迹工整,却在你借他的笔记本上乱涂一气;他或许显得优秀特别,却总是没什么女生缘;身边有些人总是会莫明的开起你们的玩笑,你却总是尴尬;直到有一天他消失掉了,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只是在很多年以后你整理以前的信件才发现,原来之前那些浅短的爱恋,真的发生过。原来他那次真的是因为你才和别人打起来。原来大家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原来他留给你的沉默背影是对你做的最后的告别。
  摩里克说,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并不是死,死反而替我们保留了它。在可怀念的年轻中,替我们留住了永久不变的面貌痕迹。死是我们爱的盐。使爱解体的是生。

27
发表于 2007-10-3 19:06: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围墙上的世界
  
  大部分的画面都是在行走。是三个孩子站在围墙上不停追逐世界末日的行走。
  天空下三个青年走在路上,两个白衣的男孩,一旁黑发的女孩穿着黑色羽毛的衣裳,一脸的漫不经心而又骄骄傲傲。可可有些神经质,她喜欢拔下乌鸦的羽毛,穿起亲手做的黑色羽衣。她喜欢用颜料把自己全身涂满黑色,手舞足蹈地大声尖叫。她喜欢大摇大摆格格不入地站在全是穿着白色病服的人群中间。卷毛每晚都会做噩梦。他总是看见那个被他杀死的老师,站在卷毛的面前对他哭诉。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的可可,涂了满身的黑色,穿了乌鸦羽毛的披肩,打了满是破洞的黑伞,随卷毛和小悟沿着围墙去旅行。小悟有一张孩子气的脸,有孩子气的嗓音,孩子气的姓格。他总离不开卷毛一般地跟在他的身后。
  在他们折回医院的地方可可停下了,他们叫她:“回去了,不能走出围墙,不然要受罚的。”可可说:“只要不走下围墙就可以。”她跳上了另一堵围墙,从医院的一端,到人间的一端。只轻盈的一跳,音乐就响了,连天都蓝了,围墙下的路好宽好长。卷毛跟过去了,小悟留在原地。可可和卷毛走在城市的围墙,可可在海边的围墙上迎风奔跑,轻快得像一个自由的精灵。他们听见了歌声,停下了,牧师以为他们的黑色和白色的天使,送给他们一本圣经。
    没有谁问为什么,可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走在围墙上?他们没有走下围墙,可他们依然破坏了规则,自由短暂。
  红色玫瑰躺在冰冷的石板,黑色羽毛粘成梦幻的衣裳,太阳遥不可及,梦想到了尽头,美丽依然延续。车轮碾过玫瑰,黑羽飘离身体,世界没有了前路。终极的美丽只能是死亡,唯有死亡配得上那样轻盈洁净的灵魂。篮子里是虚无的食物,可枪里保存着真实的子弹,在灵魂升入天空时,沉重的黑羽纷纷落下。
  当可可和卷毛来到上次到过的教堂。遇到了好心的牧师。他告诉他们什么是美好,什么是重要。当白天到来,卷毛开始看《圣经》。 如果一本书就可以解释世界,我们是否就可以得到方向?如果有个信念值得坚持,我们是否就可以得到解脱?
    卷毛信了《圣经》,但可可不信,她说,世界是爸爸和妈妈创造的,神是爸爸和妈妈。卷毛说世界就要末日了,可可吵,说不对,世界末日是自己死的时候。他们要去寻找世界尽头。小悟不懂他们的话,但他决定和他们一起去,反正世界就将末日,不会再有精神病院,不会再有禁闭。
    他们路过游乐场,路过居民区,路过广告牌。途中,他们跳下围墙,遇见了警察,手拿着枪支。他们捉弄了警察,抢了他腰上的手枪,向着巨大的广告牌开了枪,又爬上围墙继续行走。卷毛拣到一个洋娃娃,把它送给可可,可可笑了。小悟也想找东西送给可可,他找到一个奇怪的纸包。他以为会是一个可爱的礼物,拿出来的竟然是被剁下的人手!他吓坏了,去追卷毛,慌乱中,他掉下了围墙。他的身体在草丛中,奇特地扭曲着,风吹着他身边的绿草。他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头破血流,颈椎咯吱咯吱响得很大声。他还想回到围墙上,一次又一次和墙壁的碰撞后,他终于倒下,死了。
  可可和卷毛往前走着。下起雨的时候,卷毛发了疯,可可扔了伞来打他,他哭了。他说出了雨中的回忆,他杀了曾姓侵犯他的老师,可噩梦却死死跟随着他。可可告诉卷毛,她和孪生妹妹长得一样,总有一个是冒牌货,她们掐对方的脖子,妹妹死了,可可才是真的。大雨冲刷世界,这是世界最后一场雨,可可吻卷毛,她说,这是地球最后一吻。
  他们看够了海洋,开始最后的野餐。他们分享着假想的食物,吃得那么香甜。然后,他们等待末日的到来。卷毛举起枪,对准太阳扣动扳机,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卷毛失望了,可可拿过枪,说,笨蛋,让我来赎你的罪。她朝额头开了一枪,就像一滴雨渗入大地一样迅速自然。她倒在了卷毛怀里。黑羽像雪花一样飘洒下来,扬溢了整个画面。那是我看过的最美丽的死亡。卷毛朝太阳开了一枪。什么也没有发生。于是可可抢过枪来朝太阳开了一枪。然后她要宽恕自己了。她对着自己的太阳穴也是一枪。
    这个画面出奇地美丽。远处是灼灼燃烧的夕阳,残酷地映照在海面上。近处是倒下来的可可。身着的黑色羽衣上,羽毛四散,飞扬开来,铺满了整个画面。她闭了双眼。这是她的世界末日。她也死去了。
    只剩下卷毛。他一手抱着已经死去的心爱女孩可可,一手握着再也没有子弹的手枪不停地放着空枪。他再也没有任何能够爱的人。小悟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死去,可可在他面前永远倒下不再睁眼。他都无能为力,他的身边再也没有任何人,即使他已经被宽恕。卷毛朝着天空嘶哑地大声哭喊。这是他的世界末日。
  围墙是人们修筑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到侵犯,围墙的本义就是不允许有人在上面行走或者翻越它,围墙上的世界被禁止了,这是大家要遵守的规矩。

28
发表于 2007-10-3 19:07: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看水牛城的时候压抑了很久啊。

29
发表于 2007-10-3 19:08: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决不缴械
  
  “缴械”,还是“抵抗”,这是个问题。
  对于年华老去,对于青春议题,我们没有什么所谓的更多选择,只有这个二选其一的选项。
  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的人都不应当受到责备,大家道不相同,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作选择最重要的法则就是不论谁都要也只有自己为将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自己还是会选择和那些正在“抵抗”的人们匍匐在一个战壕里。
  岩井俊二就是我们这些成员中的一位队长级的重要战友,对于匍匐在“抵抗”战壕的很多人而言,岩井俊二就像战地的文艺工作者,他负责为这些随时会因为“抵抗”阵亡的家伙鼓舞士气。和很多残酷的战斗一样,我们这个“抵抗”的战壕迫于各种各样的巨大压力会临阵反戈,这个时候,岩井俊二的工作就会显得极其重要。
  不断集结敌方部队已经造成数倍于己的打压之势,那些一开始就在“缴械”阵营的人们是敌军的主力,而临阵反戈的部分前“抵抗”队员由于知己知彼往往就成了敌方攻心战术的智囊团。总之,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战斗,所以也必将惨烈异常。
  让人厌倦和疲惫无比的战斗,还有那条枯燥非常的战壕,大家只有借着岩井俊二的电影来获得慰藉,时间一长,跟随岩井俊二的宣传兵也就不少,我也算是其中一员,按说老大不小了,却还是一猛子扎在这个“抵抗”的队伍中,颇有点所谓Kidult 的意味,还免不了饱受“抵抗”战壕里弟兄们来 质疑个人忠诚度。
  现在才明白,两敌对垒之时,这士气和自信心之类的东西会变得空前重要,并具有很大决定姓。凭心而论,自己周围作战环境和气候的恶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我自己这个小小宣传兵还可以撑多久。
  现在,除了岩井俊二的作品,凡是被冠以青春或者青春片等之名义的东西统统被我方征用作战时所用之补给品。当然,岩井君以其对青春不死的信念,依然是我军中拥戴的一名好队长。
  说到这位歌咏青春的映像诗人岩井兄,日前似乎也有作别青春之意,若是当真某日,此君要是拍出武士片黑帮片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这班跟随他的弟兄只希望岩井君还可以保留我们死守青春年华的一点气息,这样也不枉大家战友一场。
  关于“缴械”还是“抵抗”,我们的回答是,决不缴械。
  小兵匆忙间拟成此檄文,传发依旧匍匐在抵抗战壕一线的兄弟们共勉之。

30
发表于 2007-10-3 19:08:00 |只看该作者

嗨,岩井俊二。(岩井俊二的青春纪年之专门贴)

你好,我是苍井优。
  
   苍井优的邻家女孩气质让岩井俊二的片子平添了许多亲切之感,青春最细微之处也得见于此。
   苍井优的表演生涯开始于一部音乐剧。
   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苍井优出演被迫援助交际的女孩津田沙织,初次显出别出光彩的端倪。到了《花与爱丽丝》,她与铃木杏出演片中的两个女主角,苍井优出演爱丽丝,铃木杏出演花,苍井优这次大放异彩。
   苍井优的表演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那本色味道的自然流露,然而恰恰就是入邻家女孩的气质演活了爱丽丝。岩井俊二说,在《花与爱丽丝》的创作过程中,他想塑造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样的女孩,花与爱丽丝这两个女孩子就是这样的女孩,她们两个人都有小缺点,她们一起制造恶作剧,一起捉弄男孩宫本雅志。这么说来,岩井俊二还是成功了。
  日本文化中可以去确信是有某种对于少女的崇拜的,看看日本每年庞大数量的动漫你就知道了。这一点在日本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默契,也可算是逝去了青春年华的成年人对青春的怀恋吧。
  苍井优饰演的爱丽丝用纸杯给自己做了双舞鞋,在工作室跳起了绝美的芭蕾,青春的舞步尽情飞扬,最后的动作慢慢停下了来,舞蹈不是为了面试官,而是为自己的一次释放,这一刻,感染了所有人。
  这是被青春感染。
  关于片中令人记忆最深刻的跳芭蕾的场面,苍井优说,我妈妈特别喜欢一个叫塔拉的芭蕾舞团,她可能是希望我能加入这个团,从2岁开始就让我学芭蕾。之后就近上了10年以上的芭蕾学校。但实际上我只在中学1年级的时候认真学过,只有1年,那时真的练的很认真。
  对于那段拍跳芭蕾的场面的拍摄,苍井优吃了不少苦,她说,芭蕾的场面的现场是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太阳晒的很厉害,由于有噪音还不能装空调。跳的满头是汗,真是难忘的一次经历。而且看过电影的人都看到了,我是用纸杯子裹着脚跳的,刚开始还可以,但是时间长了脚非常疼。
  在苍井优的访谈了解到,《花与爱丽斯》的“爱丽斯”来自于路易斯凯利的童话《奇怪世界的爱丽斯》。电影的后半部分出现扑克牌,上面就画着爱丽斯和一只兔子。
  关于《花与爱丽丝》,有人说,这仅仅是一场在花园进行的下午茶,没有失心疯的兔子和诡异的牌局。是爱上兔子的爱丽丝在打发漫长青春期中的一个恋爱过场。画面包容了在思春期应该具有的一切美好,德加的芭蕾舞少女般的摄影,大片的荷花池塘和雨天树下的告白。一切被降低了调子的颜色或者是回忆和其他,潜藏的,并不为险恶未来所知的用心。这时节还并未给不均衡的荷尔蒙掌控得面目全非。因而便显得格外,如同游离在人生之外的片段。
  片段一:爱丽丝举着红桃A,说,宫本是我的了。看着花着急认真的样子又分不清真假地哈哈大笑说,开玩笑啦!爱丽丝为花“演出”,却不自觉地投入角色。
  片段二:爱丽丝在雨中穿着套头的黑衣,像疯了一样跳着舞蹈。
  片段三:爱丽丝和爸爸吃过饭,爸爸说,爱丽丝你知道中文怎么说I love you吗?是“我爱你”,后来爸爸送爱丽丝,车门关上的时候,少言的爱丽丝忽然问爸爸,那句中文怎么说,爸爸说“我爱你”,车门开始关上,爱丽丝说:“我爱你”,爸爸在窗外挥手。
  片段四:玩累了的花与爱丽丝一左一右的靠在显得有点郁闷的宫本雅志的肩膀上睡着了。
   片段五:一棵大树下,爱丽丝低垂的头抬起。
   对着面前的宫本雅志说,
    “我爱你。”(中文)
    “什么意思?”
    “秘密。”
    “再见。”(中文)
    “什么意思?”
  “秘密。”
  爱丽丝说完微笑着走了。
  对于影片里自己最钟爱的片段,苍井优说,爱丽斯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少女,是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她也常常见父亲。我在电影里最喜欢的场面是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和爸爸在地铁站分手的场面,爱丽斯用爸爸教过的中文跟他说“我爱你”的时候。
  在苍井优的访谈中,在回答关于演技的问题时,苍井优说:“这其实不是演技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爱丽丝这个人只有我可以演。”的确,我们看完《花与爱丽丝》,也许以为我们看了一部爱丽丝的电影,一部苍井优的电影。
  苍井优给了男孩子们一个青春里最美丽动人的秘密,这个秘密是通行于青春世界的暗语。
  在我青春急剧分崩离析的时光里,一个邻家的女孩闯进视线,淡淡地说,
  “你好,我是苍井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成都宠物论坛|手机版|成都宠物网搜索|百度|谷歌|宠我网 ( 蜀ICP备07500266号 

GMT+8, 2024-11-14 14:33 , Processed in 0.194861 second(s), 17 queries .

© 2007 By www.Petovo.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