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我网

1365人看过 →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0:4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2007年,我看过的最好的两部电影,恰恰都是德国人拍出来的:《窃听风暴》与《伪币制造者》。
  甚至这两部电影还具有一定的相通姓。都是以变态政治为语境:现代姓的两个极端,极右的法西斯主义与极左的社会主义。都在讲述弱不禁风的个体生命与横行无忌的国家机器之间艰辛的拉锯战。都崇尚复调叙事,即不只有一个主角,不只有一维的价值观急需弘发,换言之,这绝非“单向度”的电影。都拒绝高大全和伟光正,结局都不够壮烈,《窃听风暴》在暴风骤雨之后归于平淡,而《伪币制造者》竟然有些荒诞的味道,像一个遭遇了删节的黑色幽默。
  《伪币制造者》这样的电影,或许只有德国人才拍的出来。正如与其同名的小说,只有法国人才写的出来。同一类型片,美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基调是《肖申克的救赎》。而换作中国人,可能拍到一半就宣告夭折,如果不是另一种更可能的结尾:索洛维奇被..当员博格教化成功,洗心革面,组织集中营的囚犯发起大暴动,博格牺牲,而革命的旗帜由索洛维奇继续高擎。

  这样的话,落幕的背景就应该是冉冉升起的红太阳,而非自由的蓝海洋。
  
  当犹太犯人进入萨克豪森集中营以后,《伪币制造者》便开始飘荡着两种声音:索洛维奇与博格。
  索洛维奇是一个作伪高手,除了能伪造钱币,还能伪造各式各样的证件。被纳粹抓进集中营之前,他在柏林经营着声色犬马的日子,金钱、女人、红酒和晚宴是他的生活关键词。不过,很不幸,他是个犹太人。假如灾难的起源与德行、智识无关,而仅仅与人种、肤色、出身相关,这无疑是最恐怖的灾难。
  索洛维奇成为了奥斯威辛灾难的幸存者。当他目睹同伴纷纷被送进纳粹的焚化炉或毒气室,灵魂随烟雾消逝于不仁的天际,他的犯罪手段——作伪——却延迟了他与死神的约会。纳粹ZF策划了“伯恩哈德行动”(Operation Bernhard),即用伪币驱逐良币,通过大批量伪造英镑和美元,以外汇的形式进入英美国内市场,使良币贬值,进而通货膨胀,国将不国。此行动的主持人之一赫尔佐格选中了索洛维奇——他们是老相识,索洛维奇被捕入狱,就是赫尔佐格亲自下的手。
  如此,索洛维奇就需要回答一个难题:是帮助纳粹当人作伪,还是拒绝?他是有所选择的。譬如一同被解入萨克豪森集中营的珂罗版印刷专家博格,便毫不迟疑,拒绝为虎作伥。这仅仅因为他是..当员吗?而索洛维奇——包括绝大多数犹太犯人——同样毫不迟疑,他们选择合作,哪怕他们晓得,“伯恩哈德行动”完工之日,即是他们丧命之时,但多活一天是一天,活下去,就是胜利。
  这里的精神对比很明显,博格是为信仰、为原则而战,索洛维奇等人却是犬儒的、怯懦的,为了苟且偷生,他们不惜帮刽子手磨刀。但你能苛求什么呢?索洛维奇们错了吗?恐怕不能用对与错来简单判定。我的一位老朋友说过一句话,我一直奉为至理名言:“慎用玄理明世,不以大义责人。”而这两条戒律,博格都犯了。他刚进集中营,就和索洛维奇商量,要组织犯人,发起暴动,被明确拒绝。后来,在伪造美元的过程当中,博格消极怠工,暗中搞破坏,被其他犯人狠揍了一顿,其中一个叫齐林斯基的人指责他:你可以坚守自己的信仰,可以流血当烈士,但不能以牺牲我们的生命为代价!
  这样的化,中国的启蒙者应该认真听一听。
  没错,可以说索洛维奇、齐林斯基等妥协者是自私的,可博格的做法,在“主义”、“理想”、“自由”等宏大语词的熠熠映照之下,难道就大公无私?主义话语难道具备这样神奇的魔力,不仅能消融个体的独立姓,还能扭曲公私的界限:只要与主义相应,私就是公,相违的话,公就是私?显然,在集中营这种道德崩坏的特殊语境,传统的评判标准并不能生发效力。
  
  索洛维奇与齐林斯基等人又不同。一方面,他足够自私,当上了少校的赫尔佐格对他说,只要成功制造出伪币,至少可以保证他个人的安全,尽管这个承诺的可信度不高,可索洛维奇还想赌一赌,毕竟,他不像博格,有可以献身的信条或信仰。另一方面,他亦有自己的原则,或者说为荣誉而战的心志。记得在某一个集中营,他用汤匙逼住了那个酷刻的看守的喉咙,说,你如果敢打我,我就捅死你。这样做无疑存在风险,可索洛维奇对一位骂他疯了的同伴说,要赢得尊重,就不能丢面子。这里的“面子”,与博格的主义相比,孰轻孰重?
  索洛维奇还有过一次声称要杀人。由于博格的消极不作为,美元迟迟伪造不出来,赫尔佐格下了死亡令,再给四周时间,搞不定,就先杀五个人示警。五人中间,有齐林斯基。他知道谁在捣鬼,但面对他的拳头,博格宁死不合作。齐林斯基便与索洛维奇商量,准备告密,拿博格作替罪羊。谁料索洛维奇怒不可遏,誓言谁胆敢告密,就宰了谁。他的理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叛同伴,哪怕搭上了自己的小命。这样的戒条是高尚,还是愚蠢呢?似乎与索洛维奇这个人一样充斥着矛盾姓。
  
  索洛维奇有他的隐痛。电影只是在暗示,索洛维奇来自俄国,他的幸福家庭被社会主义革命所毁坏。当博格说,他是印反纳粹传单被抓近来的:“我们是印刷工,一遍遍复制着真相。” 索洛维奇反问:“谁告诉你们的?..主义协会?青年团?……”在他眼中,这些和法西斯主义没什么区别。任何鼓动活物作祭品的传单都应该扔进垃圾筒,任何号召杀身成仁的主义都应该炼化成废气。索洛维奇是实用主义者,可以与纳粹合作而苟延残喘;是享乐主义者,拥有一掷千金的豪情;惟独不是极端主义者,不会拿他人的生命作赌注。
  
  电影结束的很突然。没有暴动,没有秋后算帐的大屠杀,集中营就那样敞开了。逃跑的赫尔佐格回来取私藏的伪币,被索洛维奇堵个正着。可直视着这个背信弃义的恶棍和杀人犯,索洛维奇却按不下扳机,最后还是放了他。这意味着什么?宽恕?宽恕!
  而灾难意味着什么?铭刻在犹太人皮肤之上的印记意味着什么?耻辱?荣耀?游击队开进集中营,枪口对准了索洛维奇等人,博格冲上去,拉开褴褛的衣袖,露出奥斯威辛的标记:我们不是帮凶,是囚徒。深红的烙印足以证明他们是受难者。可受难又意味着什么?有一位俄国犯人忍受不了这一幕,苦笑,摇头,回到静室,割腕自杀,遍地鲜血染红了胜利的曙光,暗淡了人们的心。
  忽然有一种哭泣的冲动,却被那个犹太小工厂主对索洛维奇的叫喊惊醒:
  立刻离开这里!
  立刻忘了这一切!
  
  但是,我们离开了集中营,又往何处去?
  
  索洛维奇带上成捆的伪币,来到了赌场,继续一掷千金。他的身边少不了醇酒妇人,可当他身上的集中营烙印被共度良宵的女伴瞥见,他的灵魂仍然忍不住惊悸。幸存者的幸福,同样构成了抹不灭的原罪。而挥霍金钱、体液与余生,绝难达成救赎。在夜幕之下的海边翩翩起舞,只是一个浪漫化的尾音。
  一个虚无的、美国式的结局。
  
  没有方向。集中营里的索洛维奇尽管看起来十分神经质,我却觉得他的心态是坦然的,那个是否与纳粹合作的两难命题不知困绕了多少人,却被他的强硬原则——活下去,就是胜利——所消解。..主义的代表博格感化不了他,法西斯主义的代表赫尔佐格恐吓不了他。他是那么坚定,像一块顽强的石头。可是,走出集中营,走出灾难,他却找不到方向,只好重复旧日的路。
  不像《钢琴家》,那里至少还有诗意;不像《辛德勒的名单》,那里至少还有“救一人如救苍生”的悲悯;甚至不像我最喜欢的电影《喜剧人生》,那个孩子的心灵至少没有受到恶的污染,没有打上大屠杀的胎记。所以我说《伪币制造者》是一幕荒诞剧,就像它的场景:从无一丝阳光。
  
  索洛维奇需要劝勉吗?安德烈纪德的小说《伪币制造者》里有句话:
  “不停地爬自己的坡,只要这个坡是向上的。”
  
  
  2007年10月31日于宁波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喜剧时代的塞壬之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发到微博 复制地址:http://www.petovo.com/petovo3438-1-1.html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 10:41:00 |只看该作者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宠我已非旧时宠我!

地板
发表于 2007-11-2 10:42:00 |只看该作者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好电影

4
发表于 2007-11-2 10:44:00 |只看该作者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文章写得不错啊

5
发表于 2007-11-2 10:46:00 |只看该作者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看了你的影评,顿时好想看这部电影。

6
发表于 2007-11-2 10:47:00 |只看该作者

《伪币制造者》:你往何处去?

帮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成都宠物论坛|手机版|成都宠物网搜索|百度|谷歌|宠我网 ( 蜀ICP备07500266号 

GMT+8, 2024-11-27 13:02 , Processed in 0.157373 second(s), 18 queries .

© 2007 By www.Petovo.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